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數據庫系統以IPCC、《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為依據,提供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數據管理、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措施管理、省級清單數據管理以及國際排放數據管理等,為國家和地方氣候和能源政策制定、國家碳排放峰值目標實現、公眾的低碳知情和參與提供重要的支撐。
一、產品定位
1.幫助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門構建碳排放清單數據的統計、核算與管理機制,實現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的信息化、常態化、規范化;
2.通過與省級人民政府碳強度降低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支撐系統對接,幫助國家及省級低碳主管部門進行碳排放目標制定、低碳發展規劃研究、碳交易等規則的制定,并通過對清單數據的分析、應用,實現低碳發展目標的信息化分解、考核、跟蹤與清單編制的多級管理;
3.通過對國際、國內關鍵指標的數據分析以及國內各區域之間的碳排放數據對比分析,尋找低碳減排的潛力。
(一)清單編制與管理
1.國家庫
通過對國家層面五大領域排放數據的采集、核算,自動完成清單編制,支持清單的專家驗證與聯審,并提供統計分析功能,通過數據可視化,對全國各行業、地區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量、結構與強度指標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分析,定位關鍵碳源、瞄準重點行業、尋找減排潛力,輔助政府決策。
2.省級庫
支持各區域省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的存儲與查詢,并為清單的專家評審提供支撐。存儲內容包括各省清單結果數據、清單報告以及佐證材料,專家評審包括上傳、查詢、跟蹤評審任務等。
(二)政策措施查詢、分析
支持公眾、專業機構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各項指標進行查詢與下載,提升相關公開信息的可獲取性,為公眾參與低碳發展,專業機構開展相關研究提供便捷化窗口。
(三)國際排放數據對比與分析
追蹤、收集、存儲UNFCCC(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BP(英國石油公司)、IEA(國際能源署)和CDIAC(美國能源部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等四個國際數據庫的排放信息,包括各數據庫詳細的數據來源、數據范圍等,開展國際、國內排放相關指標的橫縱對比分析。以信息化手段支撐ICA過程,包括支持我國歷年以及其他國家BUR(兩年更新報告)、支撐材料和ICA過程資料(如以往問題、回答、審評報告)的上傳、存儲、查詢和下載等。
(四)國際磋商與分析(ICA)過程支持
以信息化手段支撐ICA過程,包括支持我國歷年以及其他國家BUR(兩年更新報告)、支撐材料和ICA過程資料(如以往問題、回答、審評報告)的上傳、存儲、查詢和下載等。
流程化:系統充分考慮不同用戶的工作流程和職責特點,采用流程式、引導式的思路予以設計,并提供全方位的在線幫輔服務,降低用戶操作使用門檻,減少清單編制難度。
信息化:改變以往手動編制清單的方式,用信息化的手段快速、便捷地完成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的編制、審核與管理、減少人力、時間成本。
規范化:根據國家與國際標準,內置清單編制模板,實現自動核算,并能夠一鍵生成內容規范、結構清晰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
可視化:將數據從采集、核算、校核、分析、報告生成到政策分析的全流程在系統上通過BI(商業智能分析)、GIS(地理信息系統)圖表等方式清晰展現,實現清單編制的可查看、數據采集的可溯源、數據分析的可觀可感。
國家清單庫系統登陸頁面